莊兆林:江西要在弘揚井岡山精神 傳承好紅色基因上走前列
2022-10-30 10:38:20 閱讀:
在全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我們齊聚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舉行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暨三灣改編95周年座談會,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進紅色基因傳承”重要要求的生動實踐,對于系統(tǒng)回顧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歷史經驗,深入研討井岡山精神的基本內涵及時代價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江西是一片充滿紅色記憶的紅土地。1927年10月,毛澤東同志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走上井岡山,開始工農武裝割據斗爭。在這里,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孕育了偉大的井岡山精神。井岡山斗爭的偉大實踐,對中國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擇、對毛澤東思想的探索和實踐、對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成長具有關鍵意義,所孕育的井岡山精神,燭照著中國革命一步步邁向成功。
近年來,江西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以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qū)為抓手,印發(fā)《關于深入推進紅色基因傳承的意見》,聯合中央有關部委在江西成立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穩(wěn)步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江西段建設,創(chuàng)作推出電視劇《可愛的中國》、贛南采茶戲《永遠的歌謠》、電影《三灣改編》和圖書《永恒的力量·井岡山精神》等一批紅色文藝精品,不斷推動紅色基因煥發(fā)出新的時代光芒。
紅色資源是我們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是最寶貴的精神財富。江西始終堅持把傳承紅色基因作為重大使命,大力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高質量建設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示范區(qū),努力把江西打造成為最講黨性、最講政治、最講忠誠、最講擔當的地方。
一、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要在賡續(xù)紅色血脈、堅定信仰信念上走前列
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面對“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和質疑,堅定的共產黨人憑著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克服重重困難,團結戰(zhàn)斗在井岡山紅旗下,闖出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天地。歷經歲月沉淀,井岡山精神已經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不斷鼓舞著中國共產黨人為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yè)而不懈奮斗,激勵著中華兒女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堅定政治信仰,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理論武裝同常態(tài)化長效化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不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更好地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要旗幟鮮明講政治,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牢記“三個務必”,牢記“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要在加強科學保護、守好紅色根脈上走前列
江西紅色資源星羅棋布,目前有不可移動革命文物296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43650件(套),堪稱一座沒有圍墻的紅色博物館。在這片紅土地上,每一個歷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種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見證著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現了我們黨的夢想和追求、情懷和擔當、犧牲和奉獻,必須用心用情用力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近年來,我們制定實施《江西省革命文物保護條例》,87個縣(市、區(qū))列入國家革命文物保護利用規(guī)劃,改造和新建八一起義紀念館、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紀念館、南方三年游擊戰(zhàn)爭紀念館等一批紅色展館,江西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走在全國前列。在新征程上,我們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堅持把紅色資源的保護作為首要任務,堅持全域統(tǒng)籌、應保盡保,按照全省紅色資源保護與開發(fā)利用總體規(guī)劃要求,深入開展紅色資源專項調查,加大革命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力度,統(tǒng)籌抓好搶救性保護和預防性保護、本體保護和周邊保護、單點保護和集群保護等工作,確保紅色資源的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和文化延續(xù)性。要大力實施紅色資源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工程,以創(chuàng)建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為契機,加大革命遺址遺跡、烈士紀念設施等保護力度,做好紅色檔案、紅色歌謠、紅色標語等挖掘、修復和管理工作,推動形成串點連線、連片打造、整體展示的革命文物工作新態(tài)勢。要大力實施文化數字化戰(zhàn)略,運用5G、區(qū)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加強對革命歷史類紀念地、陳列品、出版物、音視頻等進行高精度數據采集、結構化存儲,提煉展示精神標識與文化精髓,著力打造紅色基因“云平臺”。
三、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要在深化研究闡釋、講好紅色故事上走前列
推進紅色基因傳承,就是要深入研究闡釋革命歷史蘊含的基本內涵、精神實質和時代價值,進一步講好江西紅色故事,不斷推動紅色基因煥發(fā)新光彩、迸發(fā)新活力。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調研時強調,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zhí)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賦予了井岡山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在建黨百年之際,黨中央發(fā)布了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我省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入選。近年來,我們大力加強偉大建黨精神和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等研究闡釋,推出了一批理論研究成果。尤其是吉安市實施全國紅色基因研究闡釋高地建設行動,舉辦中國共產黨入黨誓詞發(fā)展暨中國共產黨初心使命等理論研討會,在紅色基因研究闡釋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緊扣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圍繞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聚焦江西在百年黨史中的地位、作用和影響,持續(xù)深化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研究,深入挖掘紅色基因背后的思想內涵和時代價值,推出一批能夠代表江西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水平的高質量理論研究成果,為推進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fā)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智力支持。要充分發(fā)揮全國紅色基因傳承研究中心、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高校重點和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重點新型智庫等平臺示范帶動作用,探索建立跨區(qū)域、跨專業(yè)、跨部門研究的新機制,統(tǒng)籌整合各方研究力量和資源,推動形成系統(tǒng)研究紅色資源的強大合力,促進研究闡釋不斷提質升級。要加大宣傳闡釋力度,大力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用好省市縣三級融媒體平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和“兩微一端”等新媒體平臺,加大紅色基因宣傳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理論含量、內容新穎的新媒體產品,進一步在網上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
四、傳承弘揚井岡山精神,要在強化鑄魂育人、凝聚奮進力量上走前列
回望黨的百年奮斗史,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zhàn),頑強拼搏、不懈奮斗,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構筑起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形成了黨的光榮傳統(tǒng)。實踐證明,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力量源泉,是永遠激勵我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黨的二十大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需要物質文明的積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華。在新征程上,我們要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用偉大建黨精神和井岡山精神、蘇區(qū)精神、長征精神等紅色基因滋養(yǎng)初心、凝聚力量,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一步一個腳印把黨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付諸行動、見到實效。要圍繞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的重大事件、重大節(jié)點,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持續(xù)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fā)展史宣傳教育,推動紅色基因傳承融入干部教育、學校思政課、全域旅游、文明實踐等各個領域,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讓革命老區(qū)忠誠于黨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要突出青少年這個重點,緊扣黨的百年奮斗史尤其是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把紅色基因傳承有機融入各級各類教育教學、學生評價、社會實踐全過程,精心組織主題班(隊)會、“開學第一課”、“紅色走讀”等青少年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紅色研學,既注重知識灌輸,又加強情感培育,讓廣大青少年切身感受到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艱辛歷程、巨大變化和輝煌成就,不斷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懷,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井岡山的山間小路,通往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八角樓的燈光,照亮共產黨人的奮斗征程。黨用偉大奮斗創(chuàng)造了百年偉業(yè),也一定能用新的偉大奮斗創(chuàng)造新的偉業(yè)。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銳意進取、埋頭苦干,攜手書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的精彩華章,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江西貢獻!
(在紀念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chuàng)建暨三灣改編95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作者莊兆林系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