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_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_亚洲日本人成一区_中文字幕人妖一区二区

井岡山市紅色教育培訓協(xié)會 | 會長單位

學習井岡山

LEARNING

聯(lián)系我們 CONTACT

地 址:井岡山市茨坪紅軍北路8號
電 話:0796-6691111
郵 箱:jgsred@yeah.net
網 址:www.africa-taiwan.org
聯(lián)系人:吳主任:18079690001     童主任:18079696661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井岡山 > 革命歷史

邊界土地革命的全面開展-土地革命風暴的興起

 2019-03-10 00:00:00 閱讀:

1928年5月至7月,邊界各縣在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的統(tǒng)一領導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運動。

    由于有了大隴試點、中村插牌分田、塘邊試點分田等小規(guī)模分田斗爭經驗,因此當土地革命全面鋪開時,也就有了一定的“模式”。當時的具體步驟和主要做法是:

    1.成立分田領導機構。

    這個機構就是各縣、區(qū)、鄉(xiāng)的土地委員會。“它是由工農兵代表大會(縣、區(qū)、鄉(xiāng)各級都有工農兵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由5~7人組成,工農兵政府在討論分配土地時,就由他們先進行研究,土地委員會還要作調查研究?!标愓耍骸睹珴蓶|同志創(chuàng)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偉大實踐》,1970年12月。調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分田方案和劃分階級,分田時是以階級成分來決定是否分田的。但那時劃分的階級,都比較簡單,“主要對準地主、富農來進行土地革命”。

    2.紅軍干部下到各地指導分田。

    邊界的土地革命運動全面開展時,邊界特委抽調和派出了大批紅軍干部深入各縣的鄉(xiāng)村,發(fā)動群眾,調查研究,掌握政策,指導分田。當年被派到寧岡葛田鄉(xiāng)的王紫峰回憶說:“我在手槍隊只有一個多月,后來地方上要干部,就從軍隊中抽調一部分人去。因我在家鄉(xiāng)13區(qū)蘇維埃政府工作時,曾搞過分土地,所以把我調出來了。我到葛田村幫助分土地。鄉(xiāng)里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登記人口,登記土地。當時對‘抽肥補瘦’還不懂,我們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沒地或少地的農民。以一個大村為單位,按人口平均計算需要多少土地,在這個范圍內調整補足。地主的土地全部被我們沒收,富農的土地沒收多余部分。分好了,就登記姓名、畝數和規(guī)定歸誰使用,然后插牌子。我們在葛田村幫助農民分配土地,每人分了3畝多田?!?br />
    3.以鄉(xiāng)為單位進行土地分配。

    以鄉(xiāng)為單位來進行分配土地的方法,是在試點的基礎上取得的?!霸仁且源鍨閱挝贿M行分配,在實踐中,證明這個辦法是不好的,是容易為地主、富農所利用的。后來改為以鄉(xiāng)為單位來分配土地,實踐證明,這個辦法是比較好的。這個辦法是毛主席調查研究,經過斗爭實踐的摸索和總結才找到的。”這個辦法較之毛澤東在1927年8月19日湖南省委會議上提出的《土地綱領》前進了一大步?!锻恋鼐V領》規(guī)定的是“以區(qū)為單位”,而在此時及以后形成的《井岡山土地法》卻提出了以鄉(xiāng)為單位、以幾鄉(xiāng)為單位、以區(qū)為單位三種方法,不僅更機動,也更切合各地的實際,更能調動貧苦農民的積極性。

    4.按人口平均分配。

    在邊界各縣,當時實行的是沒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分配標準是以人口為單位。所有鄉(xiāng)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靶『⒌么笕酥霐堤?,手工業(yè)者地主一律照分?!焙髞斫拥街醒肓鬀Q議案,中央只主張“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而不是“沒收一切土地”,但在邊界已經實行,如改過來將貧民分到手中的土地再還給富農、地主,就會挫傷貧農階級的積極性,所以就決定“分了田的已算了事,以后再分按中央政策辦”。

    5.實行以原耕為基礎,好壞搭配的原則。

    井岡山區(qū),地域廣闊,土地貧瘠與肥沃情況差距很大。開始“在分配土地時,原來以原耕為基礎,抽多補少。后來發(fā)現,這辦法有利于富農,不利于貧雇農,因為富農的地,一般是比較好的,貧雇農種的地,一般是比較差的。如果以原耕為基礎,抽多補少,那么,富農中的好田就分不出來……后來主席提出要‘抽肥補瘦’,把富農的好田抽出來,補給貧雇農耕,這樣才能真正滿足貧雇農的土地要求”。所以,“當時按4擔谷1畝估計,分上、中、下三種田,田也造冊,按上、中、下搭配分”。

    在邊界土地革命中,雖曾一時出現過一些“左”的做法,但基本上執(zhí)行政策較好,注意了正確對待中間階級,保護中小工商業(yè),地主也分田等,土地分配后還組織復查,看看是否公平合理。

    這一年的莊稼,獲得了很好的收成。寧岡一帶的群眾都踴躍交公糧。毛澤東在《井岡山前委給中央的報告》中記載說:“土地稅:寧岡收的是百分之二十,比中央辦法多收半成,已在征收中,不好變更,明年再減。此外,遂川、酃縣、永新各一部在割據區(qū)域內,都是山地,農民太苦,不好收稅。”

    經過4月起至7月的群眾土地斗爭,湘贛邊界各縣的土地基本分配完成。土地革命的深入,極大地激發(fā)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斗爭積極性,不僅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也有效地支援了革命戰(zhàn)爭,加快了根據地的發(fā)展。